English

差点儿没能出版的诗选

1999-10-27 来源:中华读书报 □本报实习记者 徐 锋 我有话说

在江枫先生那间并不宽敞却从地面直到天花板都堆着各种各样书籍的住所里,他给我讲起了他和他那《雪莱抒情诗全集》的故事。

翻译本不是他心目中的理想事业,译雪莱诗本来只是一种业余活动。但是这种活动开始得很早,可以追溯到中学时期,在他和另一个同学合办的文艺报刊《晨星》上,发表了他最早的几首雪莱诗译作。1949年初,江枫从清华大学外文系参军南下,军旅生活中他的行军背包里总带着一本牛津大学版的《雪莱诗作全集》。

1956年秋,江枫从军队回到北京,就读于北大中文系。他将多年来利用闲暇时光零零碎碎译成汉语的雪莱诗歌整理成册,送到人民文学出版社,试图出版。当时编辑提出意见,认为译作仍需改进。从出版社回到学校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江枫对译稿作了进一步修改和补充。当他再一次来到人民文学出版社时,接待他的是他清华的同班同学张奇,也是一位诗歌翻译家。张奇告诉他:“郭老对翻译雪莱诗歌很感兴趣,但是公务繁忙,时间有限,你愿不愿意和他合作?由你译第一遍。”对于一个文学青年,这显然是一个很有诱惑力的建议,甚至可能会成为通往成功的一条捷径。但是江枫谢绝了。他说:“译诗,也像写诗,最大的愉快莫过于看到自己的作品按照自己的构思和趣味最终完成。译出来的诗和写出来的诗一样,都是自己的亲生儿女,由自己来梳妆打扮是一个父亲不可替代的乐趣,我非常珍惜那点乐趣。”于是,又一次试图出版《雪莱诗选》的努力在江枫自己的固执下化为云烟。

出版未成,张奇建议江枫再多译一些雪莱诗歌,在翻译过程中也可以不断改进,等到时机成熟再拿出来。然而,到这建议实现,已经是22年以后了。当江枫带着增厚了的译稿再一次来到人民文学出版社时,张奇已在“文革”中去世,接待他的是他的清华学长、又一位翻译家黄雨石。这时,查良铮的译本《雪莱抒情诗选》已在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在已有这样一个译本的情况下,黄雨石虽同意再出一个“江译本”,但由于当时纸张供应紧张,短期内出版有困难,于是,黄雨石建议江枫投给上海译文出版社。就在这时,江枫另一个清华外文系同班同学杨德豫代表湖南人民出版社来到北京组稿,恰巧看到这份译稿,觉得很有意思,便带回了湖南。

译稿被带到了湖南人民出版社后的第二年(1980年),江枫翻译的《雪莱诗选》问世。这一译本首先是在诗歌读者中引起了热烈的反响,诗人杨山在他从重庆写给湖南人民出版社的信里以激动的口吻诉说:“山城的读者奔走相告。”艾青和臧克家等大诗人都很喜欢这个译本,卞之琳不仅对这个译本评价较高,还问江枫是否能送给他一本。更有趣的是,此书出版后不久,全国文艺出版社在成都聚会,当初不同意再出一个雪莱译本的人文社副总编、翻译家孙绳武,见到了这个译本也很欣赏,并且问他的湖南同行:“这本书你们是怎样组到手的?”

《雪莱诗选》初版5000册,刚一上市便告售罄,当年再版之后又连年再版。到1992年雪莱诞辰200周年纪念时,《雪莱诗选》以《雪莱抒情诗选》的名义继续出版,前后已印12次,发行近50万册。而后便有了各种各样分量不同、版本不同的“江译”雪莱诗选,甚至还出过一个盗印本。人民文学出版社也终于出版了一个江枫的雪莱诗译本,其分量已经超过最初送至该社那部书稿的一倍以上。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